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
欢迎来到陕西冠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!

联系电话: 029-88223254 18691812318

联系我们

了解更多详细信息,请致电 029-88223254 或给拨打 卜先生 18691812318

行业动态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双冗余赋能极地安防:陕西冠杰热成像 + 可见光光电转台的技术突破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阅读:7

双冗余赋能极地安防:陕西冠杰热成像 + 可见光光电转台的技术突破

极地地区因极寒、极夜、暴风雪等极端环境,以及复杂的地缘安全需求,对安防设备的 “全天候可靠性” 与 “环境适配性” 提出严苛要求。传统单光谱光电设备常因低温失效、光照不足陷入观测盲区,难以满足极地安防需求。陕西冠杰定制开发双冗余光电转台,以 “热成像 + 可见光” 双光谱系统为核心,结合极地专用硬件优化与智能协同算法,构建起极地安防的 “可靠观测屏障”,彻底突破极端环境对安防观测的限制。

一、双光谱冗余系统:破解极地观测的 “环境桎梏”

陕西冠杰针对极地环境特性,定制 “高抗寒热成像 + 低照度可见光” 双冗余光谱系统,实现 “极夜能探测、暴雪能识别、低温能稳定” 的核心能力。热成像系统采用 640×512 分辨率制冷型碲镉汞探测器,经过 - 60℃极寒环境标定,热灵敏度≤18mK,可捕捉 0.03℃的细微温差,即使在全黑极夜或暴风雪导致能见度不足 10 米的场景中,仍能锁定 3 公里外人员、车辆的热源轮廓,不受光照与天气干扰。其探测器外壳采用钛合金真空保温设计,内置 20W 低功耗加热片,确保在 - 55℃环境下核心部件温度稳定在 5℃以上,避免低温导致的探测性能衰减。
可见光系统搭载 1/1.5 英寸超大靶面 CMOS 传感器,单像素尺寸达 3.0μm,配合 F1.0 大光圈镜头,在 0.001lux 的极弱光环境下信噪比仍≥58dB,较传统传感器进光量提升 3 倍,无需补光即可在极地黄昏、黎明时段清晰识别 2 公里外目标的细节特征(如人员服装、车辆标识)。双系统通过独立光学通道与双核心处理器连接,可同步采集数据或互为备份:当可见光镜头因暴雪覆盖镜片失效时,系统 10ms 内自动切换至热成像系统,角度偏差≤0.001°;若热成像探测器出现故障,可见光系统立即接管观测任务,彻底消除单一光谱失效导致的安防盲区。在南极科考站安防测试中,该双冗余系统在 - 50℃暴风雪天气下连续运行 72 小时,无任何观测中断。

二、极地专用硬件:筑牢双冗余系统的 “运行根基”

为确保双光谱系统在极地环境下稳定运行,陕西冠杰从结构、驱动、防护三方面进行专属硬件优化,打造 “极地抗寒型” 转台本体。转台 U 型框架采用 TC4 钛合金整体锻造,经深冷处理(-196℃低温时效)消除内应力,抗扭强度达 420MPa,在 12 级极地暴风雪冲击下振幅≤0.08mm,避免结构形变影响双光谱镜头的同轴度。驱动系统搭载耐低温稀土永磁伺服电机,转子磁钢采用钕铁硼 N52H 牌号,经低温充磁处理,-55℃环境下磁性保持率≥95%;齿轮箱填充全合成聚脲基润滑脂(凝固点 - 65℃),配合电机定子内置的铠装加热片(功率 30W),实现 - 55℃至 40℃宽温运行,启动扭矩达标率 100%,解决传统电机 “极寒卡顿、启动失效” 的痛点。
针对极地沙尘与冰雪附着问题,双光谱镜头配备 “氮气吹扫 + 电热除冰” 复合防护系统:镜头窗口覆盖 DLC 类金刚石涂层(硬度≥9H)与超疏水纳米膜,冰雪附着力降低 90%;当检测到镜片结冰或沙尘覆盖时,0.6MPa 干燥氮气通过环形气路均匀吹扫镜片表面,同时启动 5W 环形电热丝(温度控制在 50℃)融化积冰,30 秒内即可恢复光学通路通畅。在北极地区测试中,该防护系统使镜头在暴雪天气下的透光率保持 92% 以上,较传统镜头提升 60% 的抗污染能力。

三、智能协同算法:释放双冗余系统的 “安防效能”

双光谱系统的极地安防价值,离不开针对极地场景定制的智能协同算法,实现 “目标精准识别、轨迹稳定追踪、数据高效传输” 的核心需求。“极地目标融合识别算法” 通过像素级融合热成像的热源特征与可见光的细节纹理,生成 “温度 + 细节” 双维度图像,在极夜环境下可同时呈现目标的热源轮廓与服装纹理,1 公里外人员的身份特征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0%,较单一光谱识别提升 50%;针对极地常见的 “雪盲” 场景(强光反射导致画面过曝),算法自动启动 “自适应雪盲抑制” 功能,降低可见光图像高光区域亮度,同时增强暗部细节,避免因反光导致的目标丢失。
“极地动态追踪算法” 优化了低温环境下的运动预测模型:通过分析极地低温对车辆、人员运动速度的影响(如积雪路面导致车辆减速),动态调整追踪参数,对时速 30km 的极地车辆追踪脱靶率≤0.3%,响应延迟≤0.15 秒。多目标场景下,算法可同时锁定 15 个目标,并根据 “距离科考站远近 + 运动状态” 自动排序,优先聚焦靠近核心区域的高风险目标。此外,算法集成 “低带宽数据压缩” 功能,将双光谱融合图像压缩比优化至 15:1,在极地卫星通信带宽有限的场景下,确保观测数据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,传输时延控制在 500ms 以内。

四、极地安防落地:构建 “全方位观测体系”

陕西冠杰双冗余光电转台已成功应用于北极科考站安防、南极后勤补给基地监控等项目,形成针对性安防解决方案。在北极科考站场景中,转台配合周界振动传感器,实现 5 公里范围的全时段监控,热成像系统可提前预警靠近的雪地摩托、雪橇队,可见光系统识别目标身份特征,为科考站安全防护提供 “早期预警 - 精准识别” 的双重保障;在南极后勤基地,转台通过双光谱系统监测补给车辆的运输轨迹,同时利用热成像检测基地储油设施、发电设备的温度异常,预防低温导致的设备故障。
陕西冠杰以 “热成像 + 可见光” 双冗余系统为核心的定制光电转台,不仅破解了极地安防的 “环境适配难题”,更构建起 “可靠、精准、高效” 的极地观测体系。这种技术突破不仅彰显了中国高端光电设备的极寒环境适配能力,更为极地科考安全、地缘安全防护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,重新定义了极端环境下安防设备的性能标准。


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